IP 面试题 — TCP分段和IP分片有何不同?TCP分段丢失或者IP分片数据丢失的话,重传的是整个数据还只是分段数据?
🚀 大家好,我是小康。
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 IP 面试题 :TCP分段和IP分片有何不同?TCP分段丢失或者IP分片数据丢失的话,重传的是整个数据还只是分段数据?
小技巧:在面试中,可以参考下面的示例回答,这样回答简洁明了。详细介绍部分则是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学习,以便应对面试官深入提问。
示例回答
TCP 分段和 IP 分片的区别在于层次和目的。TCP 分段在传输层进行,目的是将数据流分成可管理的段,每个段都有序列号。IP 分片在网络层进行,当数据包大小超过路径上的 MTU 时,将其分成更小的片段。TCP 分段丢失时,只需重传丢失的段;而 IP 分片丢失时,需要重传整个数据包。
详细解释
TCP 分段和 IP 分片的区别
- 层次和目的:
- TCP 分段:在传输层进行,目的是将数据流分成多个段,每个段都有一个序列号。这样接收端可以按照序列号将段重组为原始数据流。每个段的大小由 MSS(最大报文段长度)决定,这是在连接建立时由双方协商的。
- IP 分片:在网络层进行,当数据包的大小超过路径上的 MTU(最大传输单元)时,将其分成更小的片段。每个片段都有自己的 IP 头部信息,包括标识符、片段偏移量和更多片段标志,以便接收端重新组装原始数据包。
- 重传机制:
- TCP 分段丢失:如果一个 TCP 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,TCP 协议会通过重传机制仅重传丢失的段。这是因为 TCP 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,能够检测到丢失的段并请求发送端重传。
- IP 分片丢失:如果一个 IP 片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,整个数据包都需要重传。这是因为 IP 层本身不具备可靠性,无法单独重传丢失的片段。接收端在检测到片段丢失后,会丢弃整个数据包,并依靠传输层(如 TCP)来处理重传。
形象比喻
可以将 TCP 分段和 IP 分片比作邮寄大件物品:
- TCP 分段:相当于将大件物品分成多个包裹,每个包裹都有标识和顺序信息。如果某个包裹丢失,只需重新邮寄丢失的包裹。
- IP 分片:如果这些包裹在运输过程中需要经过狭窄的街道,需要进一步将包裹拆成更小的包裹。如果某个小包裹丢失,收件人无法组装完整的物品,需要重新邮寄整个物品。
总结
真正理解 TCP 分段和 IP 分片的求职者应该能够清楚地解释以下几点:
- 层次和目的:TCP 分段在传输层进行,将数据流分成可管理的段;IP 分片在网络层进行,确保数据包能够通过网络链路。
- 重传机制:TCP 分段丢失时,仅重传丢失的段;IP 分片丢失时,需要重传整个数据包。
最后:
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「跟着小康学编程」!本号致力于分享C/C++/Go/Java 语言学习、计算机基础原理、Linux 编程、数据库、微服务、容器技术 等内容。文章力求通俗易懂,并配有代码示例,方便初学者理解。如果您对这些内容感兴趣,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跟着小康学编程」。
后续,我还会陆续分享各个方向的编程面试题,包括C/C++、Java、Go,以及操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、数据结构、数据库和微服务等领域,为大家的面试提供帮助。
此外,小康最近创建了一个技术交流群,专门用来讨论技术问题和解答读者的疑问。在阅读文章时,如果有不理解的知识点,欢迎大家加入交流群提问。我会尽力为大家解答。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!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跟着小康学编程!
请作者喝咖啡
评论